|
詳細說明
旱半夏為南星科多年生草本,全株高15-30厘米,藥用地下球形莖,原野生于山坡或陰濕的草叢及林下。
一、整地:
以沙質或半沙質土壤為主,其它土壤次之,要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和澆水條件。畦按1.5米的寬度,不宜過寬,“五一節”前后在畦埂上種成雙行玉米以利半夏遮蔭,畦的去向以東西畦為好,可在林下種植,套種,并生長良好,不論春播或秋種事先要整好地,施足底肥,耕地不要過深,因為這個品種深度不過5-8厘米,采收容易。
二、播種:
按行距15-20厘米,開3-4厘米深的小溝,將種球均勻地撒在溝內,株距2-6厘米(小的密些,大的稀些),復土1-2厘米后摟平,天旱可澆水,溫度18-20度,一般12-15天相續出苗。
三、田間管理:
半夏一年有2次或3次的出苗與倒苗現象,倒苗后過幾天還重新長出新苗來,這是正常的繁殖現象。倒苗期間如有草盡量拔除,不要用鋤除草,以免傷苗。倒苗后若地旱可及時澆水,利于出苗。苗正常時追施氮磷鉀肥,畝用20-25kg,注意不要沾在葉面上。田埂上的玉米按常規管理,林木也按常規管理,對半夏造不成危害。雨水過多時要注意排水,畦內不要長時間的積水。有花葶 時可剪除,使養分集中在地下塊莖,有利增產。
除草劑,在半夏倒苗后可以用:氟樂靈或克闊樂,用量比說明再少些,過幾天再噴一次,在下午傍晚前噴施,這樣效果好。
四、采收加工:
根據當地條件,秋末或春初刨出,去掉泥土,洗凈外皮,曬干即為藥材。
注意:半夏有毒,切不可誤食。觸摸或加工完后用肥皂洗手即可。
五、旱半夏的功效
旱半夏為南星科草本,藥用地下球莖。在臨床應用中,分別制成姜半夏、法半夏、清半夏等,用量不斷加大。
六、旱半夏繁殖方法
1、球莖繁殖。
在11-12月選擇無病蟲害、不受傷、直徑1-1.5厘米的球莖作種用,放通風處晾1-2天后,在室內陰涼處貯藏,或當年采挖當年種植。
2、珠芽繁殖。
在夏秋間,當老葉將要枯萎時,將葉柄上長出的珠芽采集后種植。
旱半夏種植時間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。種植前將球莖大小分級,分別下種,以便管理。按行距15-20厘米開溝(溝深5厘米左右),再按株距1.5厘米把球莖或珠芽均勻播于溝內,覆土平畦面,上覆蓋一層稻草或無籽雜草,并用水淋透畦面。
如需要了解更多旱半夏種植技術請與我們直接聯系!